研究武吉布朗坟场 大学生出版,"入墓三分"

Zaobao News,
Jul 02, 2012

   
两名来自中国的学生吴悦神(左)与杨旸,研究新加坡早期富商王三龙墓碑旁的雕刻以及其包含的意义。(苏俊勇摄) 


  苏俊勇 报道

  jysoh@sph.com.sg

  武吉布朗坟场的历史你知多少?对墓碑上的文字和雕刻,你又理解多少?

  义安理工学院中文系学生杨旸和吴悦神为毕业专题作业,出版一本关于武吉布朗坟场的书,从年轻人的视角认识这座历史悠久的坟场。

  论文集子取名《入墓三分》,除了介绍武吉布朗坟场、解读墓碑文字以及墓碑雕刻包含的意义,也记载他们这三个月来在坟场的所见所闻。

  据他们的分析,不同籍贯的人建造的墓碑有不一样的风格:福建人建造的墓碑上有较多雕刻,而潮州人建造的墓碑倾向于“欧米茄”(Omega)形状。

  两人是在得知武吉布朗坟场的一些坟墓即将被挖掘后,发现它有丰富的华族文化义涵,因此开始与指导老师讨论考察武吉布朗坟场的事项。之后,两人便开始数月的“坟场文化之旅”。

  吴悦神受访说:“当我们得知武吉布朗坟场即将拆除时,我们便打算以实际行动保存这些古墓的最后一刻,而那便是以文字和图片记载这些历史遗迹。”

  比较新中两地墓碑

  两名学生都来自中国,在新加坡已待了10年,因此他们也尝试把武吉布朗坟场内的墓碑与中国的墓碑做比较。在中国,墓碑旁不能有神兽,只有皇室才有这种权利,但新加坡的坟墓有神兽守护着墓碑。此外,武吉布朗坟场的墓碑也有很明显的南洋风格。

  《入墓三分》从撰写、排版,到出版种种事项都由他们亲力亲为。杨旸说,通过这项专题作业,他除了学会如何辨别和解读墓碑上的雕刻及文字,也学会如何进行宣传。

  武吉布朗坟场的地势高低不平,因此行走不方便,杨旸说:“如果下起雨来,路面更加溜滑,考察的过程就会比较危险。”

  义安工院中文系系主任兼高级讲师郑君心受访时说,这项计划的目的主要是弘扬华族和南洋文化,让年轻人能多了解他们的根源,同时让中文系同学将他们所学应用在实际的企划。

  《入墓三分》将于本月29日上午10时30分于中央公共图书馆举行新书发布会。除了推介新书,作者也将邀请“坟场达人”介绍武吉布朗坟场。

Comments